特朗普:对华关税不会回到145% 从强硬到“降温”,美方态度软化!

kro (15) 2025-05-13 16:57:21

【特朗普:对华关税不会回到145%】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对华关税不会恢复到145%的水平。这一表态与此前美国对华强硬关税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从关税政策反复调整的背后,可以看到美国在经贸领域面临的内外压力,以及中美博弈中的复杂态势。4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突然改变口风,声称与中国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将大幅下降”。他坦言,145%的税率“非常高,不应该这么高”。这一表态与数周前美国政府对华强硬立场形成强烈反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在同日向投资者承认,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预计关税战将在短时间内缓和。贝森特表示,美国的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而是实现贸易再平衡。这一系列表态的背后,是美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美国CNBC网站最新民调显示,55%的美国人不认可政府的经济举措,49%的受访者反对征收关税,60%的美国人对关税政策可能加剧通胀表示不满。纽约联储银行行长约翰·威廉姆斯此前曾警告,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国经济增速将降至1%以下,通胀率将升至3.5%至4%之间,失业率将升至5%。

关税政策的松动,迅速引发美国企业的连锁反应。2025年5月13日,美国进口商们争分夺秒抢运积压货物,洛杉矶港等关键枢纽的货运代理业务量激增。

佛罗里达州玩具公司“Basic Fun”CEO杰伊·福尔曼在关税下调消息传出后,凌晨4点从床上弹起,紧急安排滞留中国工厂的货物装船。此前,为规避145%的关税,他已冻结所有中国货物运输,导致“爱心熊”和“托卡卡车”等热门玩具积压。

家电企业“Shark Ninja”首席执行官马克·巴罗卡斯也连夜通知中国工厂放行数百个滞留集装箱的咖啡机和冰沙机。他坦言,若僵局持续,公司将错过秋季销售季,客户将转向其他供应商。

这种抢运潮在航运数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物流技术公司Vizion数据显示,过去五周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输订单量同比下降45%;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透露,该港上周接收的集装箱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31%,到港船只数量减少20%。然而,关税下调后,医疗用品等关键物资企业和假日商品供应商开始趁机补货。

美国关税政策的软化,背后是多重压力的叠加。

首先,美国国内对关税政策的反对声浪日益高涨。美国民众对政府经济举措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对关税政策可能加剧通胀的担忧加剧。美国CNBC网站的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不认可政府的经济举措,反对征收关税的比例接近五成。

其次,国际社会的抵制也让美国陷入孤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多次表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强调,在美国关税政策颠覆全球市场后,各国已准备好与欧洲“可靠的”贸易伙伴合作。

此外,美国国债市场的波动也给特朗普政府带来压力。此前,美国国债遭投资者大量抛售,特朗普在“对等关税”问题上退缩。这表明债券市场决定了他的关税大棒的大小,而这根大棒其实比他想象的要小得多。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中方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多次强调,中方不愿打关税战,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

郭嘉昆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中方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这种立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新加坡《联合早报》称,特朗普及其幕僚近日连连向中国抛出对话的橄榄枝,但“美国急于对话而中国反应平淡,显示美国发起的新一轮对华关税战有些打不下去了”。

尽管特朗普表示对华关税不会回到145%,但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一方面,美国国内对华强硬势力仍存在。部分政客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试图通过关税等手段遏制中国发展。另一方面,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利益交织深厚,完全脱钩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双方利益。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可能呈现“边打边谈”的态势。双方将在某些领域展开合作,在另一些领域继续博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需要做好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准备,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美国企业来说,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增加了经营风险。许多企业开始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寻求多元化供应渠道,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在这场关税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通过平等对话和务实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特朗普的最新表态或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仍需双方共同努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