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毕业典礼这一幕太燃了
【国防科大毕业典礼这一幕太燃了】7月6日,#国防科大毕业典礼这一幕太燃了#这一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瞬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那场庄重而又充满激情的毕业典礼上,当各项仪式进行到最后的时刻,3名英姿飒爽的号手昂首挺立,鼓足气息,吹响了激昂嘹亮的冲锋号。那号声如滚滚惊雷,似万马奔腾,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与此同时,主席台上的领导们身姿笔挺,神情肃穆,向即将奔赴新征程的毕业学员们庄重地致以军礼,目光紧紧追随,目送他们出征,直至所有学员都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全部出征离开,领导们那饱含敬意与期许的军礼才缓缓放下。该毕业典礼,校长黎湘为本科学员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学员成长档案毕业纪念册。政治委员陈国强为学校优秀毕业学员和湖南省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证书并发表讲话。典礼现场,科技感与仪式感交织成独特的强军图景。数智人“柯小戎”“柯小智”身着星空迷彩,以全息投影技术宣读毕业名单,这一创新设计让“科技强军”的使命具象化。当《当祖国召唤的时候》的旋律响起,学员们齐声高唱,声浪震得礼堂穹顶的国旗猎猎作响。计算机学院苏佳慧抚摸着毕业证书上的烫金校徽,眼眶湿润:“老一辈科学家在银河计算机研制中啃下‘硬骨头’的精神,此刻通过军号声、歌声,在我们血脉里沸腾!”
更令人动容的是“最长军礼”。当“向战斗岗位出发!”的命令下达,学员们跑步离场时,主席台领导始终保持标准军姿,目光追随着每一列队伍,直至最后一名学员消失在视线尽头。电子科学学院朱凯熠用手机记录下这一瞬间:“首长的军礼像一座灯塔,让我们明白:强军路上,永远有母校注视的目光。”
这场典礼绝非寻常的离别仪式,它更像是一曲激昂的出征战歌,在每一位学员心中奏响强军兴国的时代强音。四年前,这群怀揣梦想的青年带着"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鎏金校训,踏着晨露走进国防科大的校门,那时的他们眼中闪烁着对军旅生涯的憧憬;如今,历经千锤百炼的淬火加钢,他们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钢铁战士:智能科学学院的团队研发的作战系统在朱日和沙场演兵中精准制敌,国际数学建模赛场上电子对抗学院的学子以算法破解实战难题斩获金奖,更有一批批热血青年主动请缨奔赴海拔5000米的喀喇昆仑哨所、南海岛礁等生命禁区,用青春丈量祖国边疆。
典礼现场,空天科学学院侯景洋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登上发言台时,特意从迷彩服内袋掏出一本泛黄的"成长档案"。当他轻轻翻开,泛着墨香的纸页间滑落出几张泛黄的靶纸:"这里记录着我第一次实弹射击脱靶后,队长陪我加练到深夜的射击登记表;有我首次科研失败时,导师在论文空白处写满的红色批注;还有队干部得知我母亲生病时,悄悄塞进我行李箱的37封鼓励信。"这本凝聚着200多个日夜心血的档案,正是国防科大"高地文化"的生动注脚——通过"砺剑"学员俱乐部里的思想碰撞、"导师责任制"下的科研攻坚、"强军杯"竞赛中的实战淬炼,将"强军首责"的信念如盐入水般融入日常训练。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旋律响彻礼堂,全体学员面向猎猎作响的军旗高举右拳,誓言如惊雷般炸响:"请党放心,强军有我!"这八个字与礼堂外回荡的冲锋号声交织成震撼人心的时代强音,观礼席上不少家长用颤抖的双手捂住眼眶。一位两鬓斑白的博士学员父亲哽咽着对记者说:"四年前送他来时,这孩子连被子都叠不整齐,今天看他敬礼时如松柏般挺拔的脊梁,我知道他真的准备好了!"
这场典礼的震撼画面通过网络平台掀起全民共情热潮。微博话题#强军新锐出征#阅读量如火箭般突破5亿,抖音上"最燃毕业礼"相关视频点赞量累计超2000万次。网友"强军粉"的留言获得十万点赞:"当看到将军们保持军礼目送最后一批学员离场,突然明白军人骨子里的柔情比钢枪更动人。"更有一批退役老兵在评论区晒出泛黄的毕业照,发起"穿越时空的敬礼"接力活动,万千军礼化作网络星河,照亮新时代青年强军报国的征程。
军事专家指出,国防科大毕业典礼的“破圈”效应,折射出新时代青年对强军事业的认同与向往。数据显示,该校近三年报考人数增长47%,其中“00后”占比超60%。正如政委陈国强在讲话中所言:“你们生逢强国强军的好时代,母校已为你们淬炼出‘剑指苍穹’的底气,现在,该是你们到中流击水的时候了!”
结语
当冲锋号的余音仍在三号院上空回荡,2025届国防科大学子已踏上新的征程。他们中,有人将驾驶新型战机巡航东海,有人会在实验室攻克“卡脖子”技术,有人正整理行囊奔赴边疆哨所……但无论身在何处,那个被军礼目送的清晨,那句“向战斗岗位出发”的呐喊,都将成为他们青春最炽热的注脚。正如网友所说:“这所军校的毕业典礼,燃的不是仪式,而是一代代青年将生命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