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学生靠老干妈下饭 职工餐又多又好? 立案53件,处分48人!!

kro (2) 2025-05-20 14:56:22

【学生靠老干妈下饭 职工餐又多又好?】5月20日,#学生靠老干妈下饭 职工餐又多又好?#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据最新一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消息,在“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会上,四川绵阳梓潼县纪委监委片区协作组负责人分析,这种低配学生餐与高配教职工餐形成强烈反差,反映出学生伙食费管理、食堂采购、教师陪餐等方面可能存在风腐问题。在四川绵阳梓潼县,纪委监委在一次“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会上,曝光了观义初级中学的餐饮问题。学生们反映,学校的饭菜质量极差,常常让他们难以下咽,无奈之下只能购买老干妈辣酱作为下饭菜。然而,当纪委监委进行突击检查时,却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教职工的餐食肉类量大丰富且品相好,而且餐标竟然比学生还低。这种巨大的反差,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校园餐饮安全的警钟。学生们对于学校饭菜的不满由来已久。在观义初级中学,食堂的菜品长期单调,以土豆、白菜等常见蔬菜为主,荤菜不仅稀少,而且分量严重不足。一名初三学生无奈地表示:“每顿饭都要拌两勺老干妈才能咽下去,否则根本吃不饱。”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在许多学校都普遍存在。学生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学习和成长,但学校食堂提供的饭菜却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这无疑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职工的餐食。在突击检查中可以看到,教职工的餐桌上常常摆放着红烧肉、糖醋排骨等硬菜,品相诱人,让人垂涎欲滴。而且,教职工餐的餐标竟然比学生餐还要低,这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这种“一校两餐”的现象,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公平原则,也暴露出学校在餐饮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漏洞。

校园餐腐败并非孤例。从全国范围看,多地曾曝出食堂采购虚报价格、伙食费被挪用等丑闻。其根源在于教育系统内部权力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制衡。要根治这一问题,需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建立食堂经费独立核算机制,确保学生伙食费专款专用;其二,推行食堂采购公开招标,引入第三方审计,打破利益链条;其三,强化教育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动监督,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校园餐饮乱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的阴影。绵阳平武中学食堂经理吴某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19年8月,吴某被聘为食堂经理后,便开始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承包商吕某某为了感谢他的“关照”,在两年内累计向他行贿51万元,甚至还以“小吃部利益分配”的名义每月固定输送“好处费”。此外,吴某还从面包供应商处收取每个0.2元的回扣,虽然单个回扣金额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累计金额也相当可观。

吴某通过多种手段将食堂变成自己的“私人金库”。他虚报食材采购量,将多余的资金据为己有;克扣学生餐标准,降低饭菜质量,以节省成本;指定特定的米面粮油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的价格高于市场价10% - 15%,但为了维持合作关系,不得不定期向吴某输送红包。这种“利益捆绑”导致学生餐的成本被不断压缩,而教职工餐却因为“特供渠道”得以保障质量。一顿校园餐看似只有10元左右,但由于就餐人数多、频次高、供应量大,其中隐藏的腐败金额可不是小数目。绵阳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刘永红就曾介绍:“一顿校园餐看似就10元钱左右,没啥牟利空间,但由于就餐人数多、频次高、供应量大,其中隐藏的腐败金额可不是小数目。”

校园餐腐败的滋生,源于多重监管漏洞。梓潼县纪委监委在专项整治中发现,部分学校存在“伙食费中列支其他费用”“违规发放陪餐费”等问题。例如,某中学将教师加班餐费、招待费等混入学生餐费报销,甚至虚构采购清单套取资金。而所谓的“陪餐制”更是流于形式,部分校长仅象征性与学生共餐几分钟,便转而享用教职工餐,导致学生餐质量无人监督。

在学生餐质量堪忧的情况下,老干妈辣酱成为了许多学生餐桌上的“救星”。老干妈作为国内知名的辣椒调味品品牌,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亲民的价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学生时期,老干妈就成为了许多学生的下饭神器。无论是拌饭还是拌面条,只需加上两勺老干妈,原本平淡无味的饭菜瞬间变得美味可口。

老干妈之所以能成为学生的“心头好”,除了其美味的口感外,还与其稳定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密不可分。多年来,老干妈始终坚持不融资、不上市、不贷款,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口碑,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中国美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然而,学生过度依赖老干妈下饭,也反映出学校餐饮管理的严重问题。学校食堂本应为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饭菜,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但现实却是,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无法让学生满意,导致学生不得不借助老干妈来改善口味。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饮食健康,也反映出学校在餐饮管理方面的失职。

与学生的“寒酸”餐食相比,职工餐的丰盛让人不禁思考其中的原因。教职工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餐食质量本应得到保障,但这种保障不应该建立在牺牲学生利益的基础上。职工餐的“豪华”可能源于学校对教职工的特殊照顾,也可能是因为学校在餐饮管理方面存在双重标准。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给予教职工一定的福利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福利不应该以损害学生的利益为代价。学校应该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确保学生和教职工都能享受到公平、合理的餐饮服务。如果学校在餐饮管理上存在双重标准,不仅会引发学生的不满,也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形象。此外,职工餐的丰盛也可能反映出学校在餐饮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学校食堂在采购食材时,可能存在优先满足教职工餐需求的情况,导致学生餐的成本被压缩。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公平原则,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面对校园餐饮乱象,纪委监委等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治。绵阳市纪委监委联合审计、教体等部门,对全县中小学食堂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深挖问题线索82件,立案53件,处理处分48人。其中,平武中学原校长因监管失职被党内警告,涉事承包商被列入行业黑名单。截至2025年5月,全县学生食堂就餐率达100%,师生和家长满意度提升至99%。然而,整治成果背后仍存隐忧。部分学校为应付检查,短期内提升学生餐标准,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例如,某中学虽取消教职工“小灶”,但教师餐仍与学生餐“同菜不同量”,引发家长质疑。此外,食材采购透明度不足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尽管部分学校引入电子采购系统,但供应商资质审核、价格比对等环节仍依赖人工操作,存在人为干预空间。

为了根治校园餐饮乱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学校食堂的运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其次,要完善食材采购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采购平台,引入第三方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同时,要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校园餐饮安全的良好氛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