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布“金穹”导弹防御系统规划】5月21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下午在白宫发布了名为“金穹”的天基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规划,称该系统计划在3年内“全面运转”。特朗普宣称,“金穹”系统将与美国现有的导弹防御能力深度整合。一旦该系统全面建成,将具备拦截从世界其他地区乃至太空发射的导弹的能力。不过,打造这一庞大系统的代价不菲,预计总耗资约达1750亿美元。其中,首笔25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已被纳入国会正在审议的下一财年预算之中。天基导弹防御系统,是一种依托太空轨道构建的导弹防御体系。其概念早在冷战时期便已初现端倪,后来更是落地为里根时期声名远扬的“星球大战”计划。尽管“星球大战”计划最终因技术层面的重重困难而无奈放弃,但特朗普于今年1月上台仅一周后,便迅速签署行政令,要求建造美国的“铁穹”防御体系。到了2月,美国国防部将该系统正式更名为“金穹”,不少媒体将其戏称为“星球大战2.0”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建立一个由数千颗小型卫星组成的卫星群,这些卫星主要包括导弹探测卫星和导弹摧毁卫星,前者负责定位导弹和载具,后者负责拦截并摧毁导弹。
特朗普政府试图将“金穹”包装为“全球防御网络”,拉拢盟友参与。然而,欧洲国家对此态度谨慎。德国《明镜周刊》指出,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可能违反1967年《外层空间条约》中“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原则。日本虽表示“愿与美国合作”,但国内舆论担忧此举会激化地区紧张局势。
对手的反应则更为强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25年5月22日回应称,“金穹”计划是“冷战思维的延续”,将破坏全球战略稳定。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更是直言,美国若部署天基武器,伊朗将“毫不犹豫地发展反制能力”。这种对立态势表明,“金穹”计划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金穹”计划的最大隐患在于其对现有太空治理体系的冲击。自1957年人类进入太空以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通过《外层空间条约》等法律框架,避免太空军事化。然而,美国近年来的一系列举动——从成立太空军到部署天基武器——正在瓦解这一体系。
若“金穹”计划得以实施,可能引发三重后果:一是太空垃圾激增,导弹摧毁卫星产生的碎片可能威胁其他航天器安全;二是太空资源争夺加剧,卫星轨道成为新的战略要地;三是国际信任崩塌,各国可能竞相发展太空武器,形成“太空军备竞赛螺旋”。联合国裁军研究所2024年报告警告,若不加限制,2030年前太空军事化将导致全球安全环境恶化。
特朗普的“金穹”计划,本质上是以“防御”之名行“霸权”之实。其技术可行性存疑、经济成本高昂、战略风险巨大,更可能成为破坏全球战略稳定的“定时炸弹”。历史已证明,军备竞赛无法带来真正的安全,反而会加剧对立与冲突。
面对这一挑战,国际社会需以理性回归取代零和博弈,以全球共治取代单边行动。首先,应重启多边对话,通过联合国等平台制定太空军控条约;其次,应推动太空技术合作,将资源用于气候监测、灾害预警等民生领域;最后,各国需摒弃“安全幻觉”,认识到真正的安全来自相互信任而非武器堆砌。唯有如此,人类才能避免重蹈冷战覆辙,让太空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和平疆域。